《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媒体解读

2023-09-04 10:02:42

一、请问,这个《方案》在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方面确定了哪些重点工作?

答:《方案》中在这方面确立了以下工作:

1.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3年年底前,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对照《聊城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发布本地区清单,明确具体服务对象、内容、标准等,应当包含市级清单服务项目,且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得低于《聊城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动态调整《清单》内容。

2.建立老年人口数据发布制度。开展老年人口状况统计,定期发布全市老年人口状况主要数据。

3.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归集共享,健全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数据库,建立服务对象与服务项目精准匹配机制,逐步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4.健全特困老年人救助供养制度。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做到愿进全进、应养尽养,全市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稳定保持在60%以上。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市、区),由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统一承担县域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模式,积极推行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购买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

5.健全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制度。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数据共享和实时比对,对生活补贴实行免申请静默认证。以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为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试点,统筹相关资金,对有意愿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

6.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建立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制度,2025年年底前实现月探访率100%。

7.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委托服务制度。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依法代为办理入住养老机构、就医等事务。

8.健全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2023年年底前,各县(市、区)建立具有本市户籍的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按月发放高龄津贴。

9.健全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多元筹资、责任共担,全面实施职工护理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25年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10.健全老年人优待制度。全面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优待政策的通知》(鲁政字〔2020〕240号),我市及市外来聊的老年人,按规定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参观公园和景点等老年人优待政策。

二、请问,在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方面,我们着重实施哪些措施?

答:在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方面,我们着重实施以下措施:

1.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市、县(市)应当根据当地国土空间规划、老年人分布以及变动等情况,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布局规划,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点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等规划,合理确定设施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2.加强养老服务用地保障。市、县(市)应当根据本地区养老服务需求,分阶段供应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确定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在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明确拟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宗地位置、面积、用途等,统筹做好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服务保障工作。

3.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新建城镇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单处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并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已建成的城镇居住区未配套建设或者建设的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单处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4.加强设施适老化改造。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环境。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装电梯,2025年年底前,在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力争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重点对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以及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5.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2023年年底前,县级层面至少建成1处以失能特困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达到二星级以上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乡镇(街道)层面,每个乡镇(街道)都要建设1处具备综合功能、服务半径全覆盖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单处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覆盖率达到100%;社区层面,每个社区建设1处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单处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覆盖率达到100%,支持发展农村幸福院、幸福食堂;家庭层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家庭养老床位,让居家老年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

6.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优先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持续提高护理型养老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比例,2023年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2处大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2025年年底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5%以上。

7.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实施普惠性养老专项行动,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建设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承担公共服务职能。

三、问:在提升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水平方面,《方案》明确了哪些方向?

答: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水平,《方案》明确:

1、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关系,2025年年底前,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医疗服务。2025年年底前,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将闲置医疗床位转型为护理型养老床位。

2、发展“互联网+养老”。建设聊城市智慧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市、县、乡一体化管理,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给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供需有序衔接,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保持100%。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养老机构“智慧消防”覆盖率保持100%。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中专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心理、康复、护理、营养、社会工作、养老理论研究等专业人才。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建立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2025年年底前,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按规定配备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养老机构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每千名老年人至少配有1名社会工作者。建立养老护理员激励机制,加大激励褒奖力度,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积极推荐养老服务工作优秀人员参加“齐鲁和谐使者”选拔。

4、推进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开展养老服务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形成“一市一品”“一县一品”,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推动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统一养老服务设施名称和标识,提升养老服务工作影响力。引进或培育专业养老组织,推动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支持运营养老服务设施,2023年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1家连锁化养老服务组织。

5、增加公益性服务供给。弘扬孝善文化传统,开展为老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逐步打造为老志愿服务品牌。开展为老慈善募捐、慈善信托等活动,实施“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

6、加强标准引领。强化标准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T 35796-2017)《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GB 38600-2019)达标率达到100%。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机制,评定结果作为养老服务监督、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奖补的重要依据。

7、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贯彻落实《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常态化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各类诈骗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新闻来源:齐鲁壹点

报名参观
报名参观
报名参展
报名参展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返回顶部